来源: 沈阳墓园森林纪念园官方 时间:2022-07-15
殉葬,沈阳墓园的殡葬发展史残忍的祭祀习俗之一,殉葬人通常为战俘、妇女或儿童,他们往往都会以最残忍的方式死去,成为帝王贵族的“陪葬品”。殉葬制度起源于上古时期,直至民国时期才被彻底废除,不同的历史时期殉葬的形式和用品也不尽相同,今天森林墓园小编就带大家详细了解一下。
上古时期在上古时期,人死亡以后,用茅草扎成人的形状,与死者一同埋葬,这个“茅草人”被称为“刍灵”。“刍灵”的出现意味人们有了陪伴亡灵的观念,用茅草人殉葬的习俗沿用了很长一段时间,一直到中古。中古时期中古时期,人们用“俑”取代了“刍灵”。
“俑”是比“刍灵”更高级的陪葬品,俑身上内含机关,启动机关俑就能跳跃,所以也叫“踊”。秦朝时期到了秦朝时期,陪葬所用的“俑”彻底改成了活人。活人殉葬习俗起源于秦穆公,秦穆公死亡时为表示自己身份的尊贵用大夫的儿子作为陪葬品。到了秦景公时期,活人殉葬变成了身份尊贵的象征。素有“东方金字塔”之称的“秦公一号大墓”发现了186具殉人,为西周以来殉人最多的墓。汉朝时期到了汉朝时期,活人殉葬的风俗大大改善。东汉末年,曹操去世之后都允许自己的小妾再嫁,足说明当时封建社会风气已经有所改善,活人殉葬制度逐渐被人摈弃。明清时期到了明朝时期,皇帝死后殉葬活人的习俗仍然延续,但在民间已经非常罕见了,直到明英宗死后,才出现了历史上第一次明令废除了殉葬制度。但清朝入主中原后,在法律层面又再度恢复了殉葬制度,清朝统治者大力表彰“夫死妻殉”的行为,称之为“烈女”、“节妇”,并为其修书、立牌坊,这导致民间人殉制度一直未能根除。直到民国时期,由于新思想的不断涌入和民智的不断开化,人殉现象才全面得到遏制,并最终消失。现代社会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,“活人殉葬”制度早已被社会摈弃,祭祀不仅是形式,更是思念的传递~
尊敬的沈阳墓园客户,我们为了回馈广大市民朋友们,特推出以下新优惠政策:
1.客户自驾考察墓园前提交车辆信息,成交后立即
报销车费200元;
2.成交额在3万以上,按金额赠送下葬用品;
更多优惠详情请致电咨询:13342490244